第114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(2/4)
已经很难得了。想要拿出多余的钱,来建设军队。
至少还要再等几个月。
宋文杰靠坐在椅子上,心思沉重。
得想个办法,弄点钱补贴军队。
心里想着,手不自觉摸向腰间的手枪袋。
可把一旁的胖会计吓了一跳。
“通讯兵!通讯兵!”宋文杰站起身,朝门外大喊。
一名士兵跑进来:“长官!”
宋文杰挥挥手:“给长官发报”
士兵拿出纸笔,快速记下。
徐州。
第五战区长官部。
李宗仁召开了一场小型军事会议。
仅有第五战区几名要员参加,讨论的议题,正是王奉送上来的战报。
徐祖贻目光望向墙上的地图:“引诱日军渡过淮河,借助地形进行围歼。”
“李长官,这么做会不会冒险了点?”
“一旦计划失败,日军距离徐州,仅有百公里,丢了淮河天险,想要再进行阻击,可就难了。”
李宗仁坐在首位,一声不吭。
下方几名军官众说纷纭。
有人支持,同样也有人反对。
反对的理由很简单,就像徐祖贻所说的那般。
太冒险了支持的人较少,但态度很强硬。一名参谋官站起身,言辞激烈:“长官,现如今本战区精锐齐聚淮河,正是围歼日军的天赐良机!”
“若能在徐州会战之前,在南线取得一场重大胜利,于激发国人抗战情绪,大有裨益啊!”
“说不定,还能吸引委员长的注意力,多给咱们拨发些兵员和弹药,北线的矶谷,仙台师团也会投鼠忌器,延缓南下脚步,给我们腾出更多喘息之机啊!”
“这不敢打,那不敢打!防守!防守!除了防守,我们就不干别的了吗?”
参谋官的话打动了李宗仁。
眼下徐州城内,兵荒马乱。
百姓跑了一大半,几乎快要成了一座空城。
为了稳住民心,他这个战区司令长官,除了召开各种动员会议外。
每天还要骑着马在街上走动,心情虽然沉重,但还要故作悠闲,让普通民众误以为战区安稳。
实际上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。
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!
“强硬派”见李宗仁有些动摇,立马纷纷站起身:“长官,池河大捷战报传来后,徐州城中百姓群情激奋,学生上街游行,带头进行募捐!”
“倘若能再来一场更大的胜利,徐州城定是矶谷廉介和冈村宁次的坟墓!”
此话一出,立马有人附和道:“对啊!纵观以往战史,这华北战斗群,最擅长迂回穿插,每次都能直指日军要害,若是让此旅担任主攻,肯定能取得大胜啊!”
见“强硬派”如此,“保守派”说不了了,直接拍案而起:“胡闹!”
“李长官还没有下达作战指令,哪里容的你这番胡言乱语!”
“若是作战失败,日军南北对进徐州,该当如何?你亲自领兵去阻击日军吗?”
“你当谁都和你们东北军一样?连和小鬼子打仗都不敢!”
“艹!你再说一遍!当时我们的部队都在关里,拿什么打?”
一时间,会议室内吵得不可开交。
第五战区就是一锅大杂烩。
主力作战部队,由来自山南海北的杂牌军